第八百六十章 铁皮棚!(1 / 1)

聚完餐。

徐万里又让厨师多做几道菜打包,带回初境宿舍给小麻衣。

这小丫头对一日三餐的要求似乎不高,基本就是随随便便对付一口,不饿就行,若不是晚上闲聊的时候,聊到下班后在宿舍干嘛,他还不知道小麻衣的日常宅生活呢。

“徐桑回来啦?”

宿舍。

由于徐万里给麻衣发送聚餐的照片,所以麻衣没有做饭,而是在收拾卧室,清洗睡衣跟床单。

见徐万里拎着几个餐盒回来。

立即上前。

“这是打包回来的菜吗?给我吧,我放到冰箱里,等徐桑晚上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热热。”

“给你带的。”

徐万里笑着走到餐桌。

打开几道菜式的包装盒摆放好,还有氤氲的热气冒出。

这或许是地下生存城市为数不多的好处——气温维持在十几到二十几度左右,居住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,对宿舍温度进行调节,放一些地面的冷空气进来调节温度。

不过,防御部门跟生物部门有限制。

幸存者不能通气太长时间,以免媒介带来负面影响。

他们也能通过气流的流动情况,监察各个局域的通气时长,防止有心大的幸存者忘记关停气流阀口。

“地下生存城市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了。”

徐万里摸着通气渠道感慨道。

地下生存城市通气渠道的设计,类似灾难前的北方暖气信道,依靠引进地面的冷气流,降低各个局域的温度。

否则,以地下生存城市所在的深度,气温起码能达到四五十度,不适合普通幸存者生活,需要依靠制冷改善地下生存城市的居住环境。

如此一来,能源供应的压力就大幅度增加。

“这是徐桑的功劳。”

麻衣品尝着徐万里带回来的菜式,笑呵呵的回应。

魔都避难基地跟周边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地下生存城市,之所以有馀力打造制冷渠道,主要是提灯组织替他们解决寄生植物,农作物等关键问题,保证幸存者的基本安全。

若不是提灯组织,魔都避难基地估计也跟云滇避难基地一样,为救治幸存者忙的焦头烂额。

“基地的作用也不能忽视。”

徐万里揉揉麻衣的脑袋。

如果生存基地的高层不信任提灯组织,又或是背地里偷偷摸摸搞小动作,地下生存城市的建设就不可能如此顺利。

只能说,地下生存城市能有今日的成就,属于高层跟众多幸存者统一战线的成果。

提灯组织,仅仅是提供一些资料跟基础物资罢了。

“今晚我们看哪部电影?”

“嗨,我想看礼香的真实哦。”

“礼香的真实?”

“恩嗯!”

“”

次日早上。

徐万里比麻衣早起半小时,简单加热一些半成品的初境肉类,对付几口,便换上工作服,背着战术背包返回地面。

他要接收杭城避难基地积攒的生物尸体了。

“徐长官!”

负责接送徐万里的初境士兵是个熟面孔。

可惜,徐万里回忆不起对方的信息。

这段时间居住在初境士兵,平日里打照面的人基本全是初境幸存者或初境士兵,偶尔有人打招呼,也记不住对方的名字跟信息。

笑着点点头,便坐上基地装甲车的副驾驶座。

“昨天下午基地就发布任务了。”

驶向地面避难所的路上。

初境士兵主动向徐万里说明此次交接生物尸体的地点跟具体流程,像小型生物尸体存放到几号仓库,大概有多少种类,中型生物尸体又放到几号仓库,数量,等等。

十分详细。

“徐长官准备先接收小型生物尸体,还是中型生物尸体?”

“小型的吧。”

徐万里不假思索道。

在杭城避难基地的小型生物尸体,个头就跟灾难前的兔子,鸡鸭差不多,并不象云滇避难基地标记的小型生物尸体。

吸收媒介的过程比较省事。

“好的。”

初境士兵点头。

旋即,便驾驶基地装甲车前往存放小型生物尸体的仓库。

十来分钟后,抵达一处铁皮棚般的仓库。

“真是熟悉的铁皮棚啊。”

看着一座座由钢铁跟铁皮焊接而成的简易仓库,徐万里不由感叹一句。

铁皮跟钢铁打造成的仓库,室内温度不比室外高,确实是很好的天然冰柜,问题是,里面工作的普通幸存者,负责看守的士兵,也要硬扛着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工作。

很煎熬。

所以,徐万里不介意给工人们送点小福利。

“徐长官不必担心仓库的工作人员。”

初境士兵察觉到徐万里神色间的变化,笑着说道,“那些普通幸存者听到您要接收生物尸体啊,一个个高兴得觉都不睡,直接跑到任务大厅,通宵排队领取任务呢。”

虽说是避难基地给予工作报酬。

但给提灯组织干活的收入,比他们正常工作的收入高出两三倍。

多出来的收入,可以购买一些肉,或者便宜点的衣物,稍微改善改善生活。

大把人抢着干活呢。

至于仓库里零下几十度的工作环境?

反正也就待个一个多小时,坚持坚持就过去了。

更何况,再苦能有地网项目苦?

地网项目的信道建设,没有任何便民设施,吃喝拉撒都有固定的时间,又闷又热。

如果不是实在没有一技之长,谁愿意跑到地网项目干活。

“恩。”

徐万里打开车门,径直走向铁皮棚仓库。

他倒是不担心普通工作人员的安全。

这方面,基地比他更害怕。

特别是云滇避难基地的舆论事件后,其它生存基地对幸存者的言行,或是论坛上的留言,陆陆续续增加不少限制,甚至有个别生存基地强制幸存者一周上两节素质课程。

搞得很多普通幸存者对云滇避难基地颇为不满。

一部分人,更是直接将怒火跟怨气发泄到云滇避难基地的幸存者身上,在论坛上展开骂战。

生存基地并未限制。

他们隐约察觉,这种方式好象能让幸存者释放生活压力?

“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