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太后的信任(1 / 1)

这一句话,让承德帝心头,猛地一沉!

太后,竟然相信沉清妩?

这个丫头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,能让太后不顾诅咒,也坚定地选择相信她。

“你的嘴倒是挺硬,死到临头了,还是抵死不认。”

太后轻轻开口,然而她身上流露出的威仪,让所有人惊颤。

老虎老了,还是老虎。

她们怎么能因为太后这些年深入简出,就忘了她的雷霆手段。

那宫女不是不想说,是被吓得说不出话了,浑身抖如筛糠,“太后娘娘饶命,奴婢,奴婢也是被逼无奈,奴婢是……”

她的眼神飘向了沉芊雪。

沉芊雪大惊失色,绝不能让这个宫女,把她供出来。

随即,她尖声道:“你瞅我做什么?莫非你想把脏水往我身上泼?”

沉芊雪瞬间红了眼框,哽咽道:“太后娘娘明鉴!臣女与姐姐虽非一母所生,但自幼一起长大,感情深厚,怎会做出此等恶毒之事陷害姐姐?

把巫蛊之罪安在姐姐头上,对我没有任何好处,我没有理由要这么做!定是这宫女受人指使,或是姐姐她……”

话到此处,她故意停顿,留下令人浮想的空间。

“或是阿妩什么?”

太后平静地问着,声音里却带着不容小觑的威严。

沉芊雪咬了咬唇,似是万般为难,“或是姐姐贼喊捉贼,毕竟,她做这种事,也不是一次两次了。前不久,她还买通了我的乳母,诬陷我”

沉家这出戏,真可是精妙绝伦。

众人一个个翘首以盼,恨不得趴在姐妹二人脸上看戏。

“够了!”

一直沉默不语的沉清妩终于开口,眼神仿佛利剑,直直刺向沉芊雪。

“二妹妹看着娇小柔弱,说出来的话却是难听又恶毒。我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情,不愿当着大家的面,把家中丑事说出来,怎么反倒成为我的不是了。当时,你的乳母吴嬷嬷说得清清楚楚,是你看不惯我,给我下毒,被禁足在院里的也是你。

话说到这了,我倒有一件事不明白,你口口声声说,你的乳母是被我收买故意陷害你,那我就要问问二妹妹了,据我所知,吴嬷嬷在这个世上再没任何亲朋好友,这也意味着她没有任何后顾之忧。一个没有弱点和把柄的人,轻轻松松就能被我收买陷害你,可见二妹妹平日里,是多苛待下人,才让她生出这种心思。”

沉芊雪脸上青白交加,恨不得上去撕烂她的嘴。

那些看好戏的众人纷纷点头,觉得沉清妩说得在理。

这还不算完,沉清妩继续道:“至于诅咒太后的巫蛊娃娃,若真是我做的,我为何要将它藏在那里,等着人来查?这岂不是自投罗网?二妹妹该不会又想说,我是故意藏在那里,把你按坐在凳子上,故意陷害你吧?”

闻言,众人总算想起来了,在凳子上坐着的,还有沉芊雪。

沉芊雪已经方寸大乱。

她拿出了自己的绝招,指着沉清妩,泪眼盈盈,脖颈微垂,仿佛被雨水打过的桃花,脸上也因惊惧,弥漫上了绯色。

“太后娘娘,皇上,姐姐这完全就是没理还要争三分,血口喷人!”

承德帝生出了几分怜香惜玉的心思,沉芊雪迟早都是她的女人,他怎么能让自己的女人怎么能受这种委屈。

“沉二姑娘言之有理,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,或许是永康一时疏忽,未来得及处置。”

众人惊讶,事情进展到现在,明眼人都能看出沉大姑娘是被陷害的,皇上为何会帮着沉大姑娘说话。

不过她们只敢在心里想,不敢表露在面上。

沉清妩知道,事情不会就此了结。

承德帝此人,昏庸无道,好色成性,但有一个优点,就是护短。他早已经把沉芊雪视为禁脔,自然不会让她在此等罪名下折损。

沉清妩屈膝行礼,不卑不亢,“皇上明鉴,这巫蛊娃娃藏于后殿凳子下面的暗格里,臣女从没去过那宫殿,如何能精准找到暗格,而且那暗格,是二妹妹坐下不久,英嬷嬷发现的,更别提臣女中了两种迷药。这分明是有人早就布置好,要栽赃于臣女。”

太后微微颔首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

“你方才说你是被逼无奈,告诉哀家,是谁逼的你?只要你说实话,哀家可以保证,饶你一条性命。”

太后的话,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。

那名宫女面色惨白,嘴唇哆嗦着,若是刚才,她会毫不尤豫地指认那个人,但皇上发话了,她的眼神却再也不敢朝向沉芊雪。

承德帝半眯着眼睛,如今这局面,他必须出面了。

“母后。”承德帝张口,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仪,“此案虽看似明朗,但仅凭一宫婢指认永康郡主,或是哪位贵女,实在过于草率?朕以为,其中另有隐情。这名宫女眼见事情败露,为求活命,胡乱攀咬,也是常有之事,不可轻信!”

停顿片刻,他似无意瞥向那名把头垂在地上的宫女,“永康郡主和沉二姑娘年幼,性情纯良,朕不信她们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。或许,是宫人或前朝馀孽做的,眼见事情败露,刻意构陷她们二人。亦或者是和沉太尉有仇之人,一石二鸟,既陷害了永康郡主,又想将罪名推给沉二姑娘。”

此言一出,殿内气氛再度微妙起来,皇上是明摆着要把这事按下。

下毒之人是谁,能让皇上忽略太后,也要保下她。

“母后。”

太后没有表态,承德帝提醒道:“今日庆功宴,处理这事,有些不妥。此事关系重大,不如交由大理寺彻查。”

做母亲的,岂会不了解自己的儿子。太后看着承德帝,心凉了半截,她不知道儿子的心思,也替阿妩感到委屈,明明是遭人陷害,她却成了嫌犯。

但皇上把话说到这个份上,甚至在她这个母亲面前,自称朕。若她执意严惩,便是当着众人的面驳了儿子的脸面,于礼于情都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