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6章 这有什么可支棱的(1 / 1)

第976章 这有什么可支棱的

很显然,让卫东在平京的牌面甚至比沪海还要好。

有“自己”的五星级酒店,可以全面接待克莱斯勒高层,有近在机场边的车队,分分钟把人全部接到汽车工业园。

更有一茬茬认识熟悉的领导。

可让卫东要不是为着那份责任心,真不爱来平京,也不喜欢在这边做生意。

就是心理上觉得伴君如伴虎。

天杰地灵的人太多了。

不过这一切,已经足够震撼庆姐。

她应该从不同渠道都听说过让卫东,完全想不到这年头居然有人不声不响的在平京有这么大的产业。

十几部崭新的旗落车辆,挂着临时车牌,来首都机场接走克莱斯勒高层一行。

从沪海开始,让卫东就没跟那位野心膨胀的总裁单独谈过话。

自己按照合约顺利搬迁了要淘汰拆除的产业链,达成了约定为克莱斯勒继续创造财富。

也给基础为零的内地带来了比较先进的全套汽车生产技术。

这就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生意。

真不用迎合。

但谁说欧美国家没有办公室政治的人情世故,没有拍马屁的谄媚逢迎?

切诺基的合资老总柯林斯,从新年元旦后就在准备汽车王国的皇上出行。

以研发样车的名义把总部那边最新款的克莱斯勒第五大道、道奇商务车,都进口了几辆过来,精心保养得一尘不染。

就是留着大老板来用。

让卫东也有。

这款目前克莱斯勒最豪华的车型,去年还没正式上市,他和秦羽烨就在底特律试驾过。

垂直四方的前水箱格栅,就象个缩小版的劳斯莱斯,仪表盘中控台上到处都是bulgbulg的亮晶晶按钮开关,加之蓬松的钉扣沙发式座椅。

绝对的美式汽车典范。

当初让卫东就是因为这些华而不实的特点,放弃这款不合潮流的车型。

出来拿了辆自己开,都跟熊国明、老程、龙振伟吐槽:

“道奇600已经比较落后甚至平庸,但胜在没什么离谱的大问题,绝大多数消费者买车,就是图个遮风避雨、牢靠实惠,能在北美市场畅销六七年那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教材,这车就算了,搞这些东西做什么,花里胡哨的过些日子生锈、污垢难看得要命”

这回已经故意把吴生云跟熊国明拆开,老章则是要固守外贸局面,所以除了进京求批文的熊国明,随行看内地的龙振伟,这话主要就是说给道奇老总听。

回来对照取经的老程轻松:“我不懂车型设计,只负责生产管理,当年照相机修改还不是你说了算,我觉得你就是这个思路吧?”

让卫东一想还真是这个理儿:“简洁实用先解决有无问题,稍微落后的道奇600恰好可以完美承担这个任务。”

外观也还有点面儿,能凑合着做公务用车,毕竟在这个年代,有头有尾是个比天还大的事。。

熊国明就能引申到自己的保险产业上:“让董你是不是要求先保证社保、劳保这些基本险种,对商业保险要慎重考虑?”

让卫东内心蛐蛐,你可真行啊。

就这么几句话的时间,已经从机场出来抵达汽车工业园。

话说到这会儿都看不到机场快速路的建设规划,首都机场还是那种两旁树荫的双车道乡村路。

所以就在路边的百茂酒店超级醒目。

十二层高度虽然不咋样,但占地颇广的显著规模宏伟。

在限制出行,动不动抓盲流的年代,哪有这么大的住宿须求。

这会儿能坐飞机的都不是一般人,肯定都印象深刻。

老板娘带着仨美女坐司机开的商务车。

庆姐最近两年才成了空中飞人,甚至还住过百茂酒店,但从来没关注过朝里面走的厂区。

现在听虞晓秋骄傲的沿途介绍总装厂、涂装厂、发动机厂

显然没少带人来参观。

看得目不转睛。

连邹慧敏都吃惊得轻遮檀口:“整个hk也找不到这么大的工厂吧?比沪海那座还要大!”

其实是沪海那边后建,更加有效规划成了标准的现代化厂房,简洁整齐得多。

这边则循着把平汽搬迁出来的规模,都是六七十年代东欧厂房模式,厚重庞大得多。

而且先建的住宅小区也因为后期改规划,和生产区混在一起显得很拥挤。

当然京城这边也喜欢这个热闹劲儿。

街对面的食品工业园区还沿街修了一长排整洁气派的门面。

从豆腐乳、酱腌菜、酱油、糕点到爆肚、酱卤、芝麻羊肉,都开了铺子卖。

本来想着主打个对各方参观展示,反正这地儿门面房都是自建没限制。

顺带满足下搬迁到这边工作的各单位日常消费。

结果恰恰百茂酒店是主打机场旅客服务,很多临时来住一晚赶航班的乘客,正好顺便在这买点到平京的土特产带回去,比专门到王府景、西单挤商场排队方便多了。

可不就是后来的机场专卖店么。

生意好得很,把那些以为到郊区上班就能偷懒的国营老油条烦死了。

总之两大工业园区,一边人多规模大,一边生活产品多,相辅相成的迅速在这片荒地形成气候。

其实秦羽烨还不是很吃惊,前年到这里选址她都在,人迹罕至的野地,两年不到就这么密集?

甚至还多了食品工业园:“这些也是我们家的?”

虞晓秋自豪中带着平京人的优越感:“都是地道的老字号,属于第二副食品局,东哥现在是局里的研究中心董事长,拓展了食品单位的房地产改革开发,各方都说好!”

感觉回到主场,她也飘了些。

秦羽烨反而沉静了,靠在座椅里遮嘴用粤语跟行政总监说悄悄话。

庆姐也顺便回头打量下这之前不怎么“起眼”的秘书。

克莱斯勒高层就反复打量这座崭新又庞大的汽车城每个细节。

切诺基已经总装生产了三四年,已经艰难磨合得比较成型,现在配套完整自然生产效率提升很大。

很多之前212产线的熟练工,加之朝着郊区、邻省的技校、工业学校大量招募青工。

本着平京做什么都要最好的气质,现在已经能达到月产五千辆的规模。

每个月朝着西区码头保税区运一千二百辆之外,其他朝着国内敞开了卖。

就有点饱和了。

争相提货两三个月就开始减速。

最便宜的两驱十六万,除了公务用车,私家是真没多少人能买得起。

这年头的十六万,能在平京、沪海都买几套房,购买力秒杀后来的百万豪车。

更别提高配的四驱豪华版能到快三十万!

所以让卫东作为小股东这次也是想趁着外方总裁访华,一起谈谈降价的事儿。

更主要是把切诺基这种北美市场都方兴未艾的suv车型返销回去。

于是整个厂区停了数千辆切诺基!

不知道花旗车企有没有这种数千上万辆库存都还堆积在厂区的情况。

反正在让卫东记忆中,网上刷到小视频,国产大厂这种事很常见。

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消费者,在各地东升贸易业务员指引下,带着司机来缴费提车。

这种确实有每辆一千元销售提成,总公司跟销售方三七分。

合力打造出了车水马龙的兴旺场面。

排队,缴费,拿到提车单,用手写的临时购车单加盖公章,出门左拐有家加油站,记得加油再往回开。

整个过程最眈误时间的,就是等出纳痛苦的数十几万十元券。

所以柜台排开的好多位出纳,手指头上戴着台球拍橡胶皮做的指套,唰唰点钞,每人背后还得站个保卫科干部。

让卫东已经听说银行从去年底就陆续确认发行百元券了,实在是到处都充满了这种强烈呼声。

没有银行划拨转帐的时代,手动数现金,还只有十元面额真的太不方便了。

一堆老外,在柯林斯这个老总点头哈腰的引导下挨着参观。

总裁看着这些穿得灰暗朴素的人,普遍还瘦得没营养,却洋溢着喜笑颜开的情绪,抱着人造革提包来买车走人。

观察得非常细致。

终于在前往市区的时候,邀请了让卫东跟自己同行。

鉴于亚洲区总代理不会英语,让太太上岗,放下前排扶手扭身给后面翻译。

让卫东本来想自己开车的,但想想难得可以观察下这位克莱斯勒超级大佬的反应,就斜倚在舒坦的后排沙发上面对。

总裁是标准的三件套西装穿法,跟无数影视剧里的帝国主义资本家形象很匹配。

但显然从当初在底特律,让卫东就没那么正襟危坐。

蛮松弛。

总裁依旧带着居高临下的气势:“本来我可以叫价两千万美元卖出道奇总装线,整个配套产业链的价值超过两亿美元了。”

让卫东不紧不慢:“为了搬迁这两套产业链,我也花了快两亿美元,这不是什么恩赐,是各取所需的商业交易。”

秦羽烨这时候还是难以抑制的紧张,使劲给丈夫做眼色,支棱点,别这么懒洋洋的。

这可是汽车巨头!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