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2章 低调是不可能滴(1 / 1)

第962章低调是不可能滴

因为谁都会下意识的拿方老的级别来对照。

放到二三十年后可能也会严格对照各种行政级别。

没那级别也提不上去。

但改开初期,可不就跟红军初创那会儿差不多,只看战绩。

你行你上。

于是董事长在这,银行行长也在,还有市领导都在,所以项目第二天就开工了。

甚至包括会展中心都没人再敢跳出来接盘。

市里面委托投资招商局协助搞好工作。

这些位还忍不住,火眼金睛的观察跟著让卫东来的所有人。

才有人吃惊的发现,远处有俩默不作声冷口冷面的矫健身影,是江州都还轮不上的警卫级别。

最离谱的是那个戴著眼镜笑眯眯帮忙开门,说领导注意的小个子,怎么看都觉得似曾相识。

连那个小年轻秘书,都看起来好像,好像那个谁……

感觉每个都好神秘!

全都回去惊骇莫名讨论好久。

再看让卫东雷厉风行的推动「移山」工程,就知道在他眼里,这真是个小事儿。

当然让卫东先雷厉风行的笑骂著回去就把这帮家伙全踢飞!

老方说的要在江州搞个招投局办事处呢?

一直没有。

赶紧借著招投银行的第一单内地大项目设立起来。

先不要铺张浪费,一套人马几块牌子,招投局、银行、保险。

相关的地产房贷肯定都是招投银行的。

在江州、沪海、鹏圳、平京的东升贸易,东升工厂的员工,五险一金先试著推行起来。

招投局其实一直在赚钱,只是建码头搞大项目花钱也狠。

原本重点在hk赚钱,算是港币外汇收入,然后在内地投资集中在西区。

现在随著外汇收入扩大,肯定要把国内投资扩大,包括老方的手下按捺不住搞银行、保险,其实都是这种思路的扩张。

只是让卫东更稳准狠的延展到房地产上。

搞什么投资,有这会儿的房地产回报高且稳定呢。

如果说之前他不搞房地产,是因为知道民营地产会面临资本大鳄的绞杀,现在他就是大鳄。

依旧还是他不搞,但招投局肯定要涉足房地产领域。

汪志文和杰哥,都跟了北都影业的人飞hk,老汪也从hk回西区。

马上就要把鹏圳总部、沪海、江州、金陵、鄂昌的长江沿岸分行建立起来。

相比熊国明蹲在hk考察各种以前没法深入进去的大企业,老汪带领的银行看似走在了保险前面。

起码到这会儿,让卫东都是这么看的。

毕竟他也知道自己其实没那么雄才大略的眼光,全靠半准不准的天眼加持。

确定项目,就立刻以招投银行的名义,给老耿的城建集团注资五千万,采用方法当然是在hk划拨外资到招投银行帐上理财,然后国内划拨给老耿。

用来购买工程机械设备、载重汽车。

从一年前汽博会上就确认熟悉的拖拉机厂、重型机械厂,尤其是两家民营机械设备厂购买各类工程机械,分配到全国各部分分公司。

之前基建团那些设备都在十多二十年工龄,正该换代升级。

这部分投资,银行肯定要以高于利息的收益拿回来,反正都是国资对国资,没法说三道四吧。

至于在hk银行的那点外资本金,慢慢迭加理财呗。

同样的手法也用在招投局新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上,削平山头、开发谷底都是招投地产开发的活儿。

依旧还是国资对国资,先外资划拨还是五千万给招投银行。

作为整个地产投资的启动资金。

这下招投局自己开发地产,自己按揭贷款,自己给基建工程、建筑工人到买房消费提供所有保险业务一条龙。

所有运转环节都是国资,总没人说让卫东是在暗戳戳的给自己捞钱了吧。

于是第二天,那边还在办理所有手续,论证设计方案。

这边所有城建公司在江州能收集到的工程机械,全都拖到长江大桥南桥头,开始愚公移山。

活儿也很简单,先挖掘夯实一条路上山。

然后从山头刮头皮似的,把挖掘出来土石方装车,运到几百米外的山谷倾倒填平。

当各类手续火速办理,工程方案逐渐出台,越来越多的工程设备,崭新的推土机、挖掘机、装载大卡车,被货轮拖过来上岸就投入工程。

每天桥头都挤满了市民,乐此不疲的看那隧道上方的山体,肉眼可见的变化!

只是让卫东有点不厌其烦,从市里到区里,再到经开区现在天天都有联络。

这就是他后来很不待见老汪的原因,明明可以把所有高光全都推给招投局,反正这会儿又没那么多领导公示,可以不声不响的享受回到家的轻松。

现在搞得相当关注!

本来踢走电影、银行的家伙,龙振伟跟著道长去青城山看看。

工程展开就是城建的活儿。

让卫东就能腾出手来投身电子大厦的软硬体工程,看看现在这边能跟鹏圳、金陵、沪海的电子产业互补点什么。

却没法在办公室呆。

尽是各种拜(ku)访(qiong)。

坐在那都是这样那样部门,却又既没沪海各方的专业能力,又没平京部门的资源,反正就是厚著脸皮蹭蹭看有什么好处,一点边角料渣子都不嫌弃。

摇头的让卫东,只好出门把水翼艇转移到之前熟悉的造船厂,架起来做适航论证。

两千多公里的航程下来,江面航行有没有问题,完善各种手续,组建培训维护团队,确认到底要怎么搞定这门生意以后,才能把剩下四条喷水飞艇都给运回来。

其实是顺便一家人,连同部分高层高管都到外面郊游。

之前装得满满当当的船里沿途购买各种土特产,拿到厂里分发,交给美食街打理出来大家品尝。

现在装几十号人也没问题,因为据说船厂背后山上,不光有温泉,还有石油、电力等好几个部门的疗养院。

厂里顺便也可以试试看。

把自己还当成三线厂、国营大厂的后勤工会干部,都念著这口儿呢。

换个私营老板可能会不爽,特么真当资本家这里是福利机构啊。

让卫东却偷笑,既然大家这会儿都搞不清界限,那就先趁著模糊建呗,建出来最后都是民营企业的地产项目。

所以领导只有十来人,优秀员工,后勤干部反而近百号。

也算是职工福利了。

当高速艇在水面升起来驰骋时,引发全船欢呼,只有长公主皱紧了眉头,瞧瞧你们这没见识的样儿。

但是不敢吭声,因为刚回来去幼儿园报到,听说又要出门,她拼命装病娇躺在父亲怀里才得逞。

心头拼命忍笑的让卫东就在船上跟软体公司开会。

现在连何玉柱都组建了超过两三百人的软体公司,专攻游戏、办公软体。

元信子陆涛则在蓉都的电讯计算机专业,召集各校大学生里的软体爱好者搞日常、娱乐软体开发。

大多从山里三线厂出来的计算机软体专家,要跟随日新月异的新技术肯定有点吃力,怎么办?

把自己最黄金的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最艰难的岁月,不能即用即抛吧。

老黄他们的思路还是放在税务、财务等各种专用设备、工控软体上。

坐在旁边本来埋头捣鼓自己那些东西的董雪晴,忍不住把折迭电脑转给他们看:「听说今年的电脑又要升级,随之而来的就是软体大爆发,这些都是刚发回来问我们财务中心试用的,几乎每个月都有二三十个软体!」

让卫东只是敦促不要当成大锅饭吃:「今年我们协助苹果电脑的核心应该在光碟驱动器,每张光碟六百多兆,你们想想能装多少软体?」

对早期软体只有几十、几百k的局面,让卫东制定的就是海量软体战略。

就看今年能不能奏效捞一笔,更是要让参与的不同部分都能捞点,才能促进积极性。

言语间就这么十多二十分钟,高速艇已经在减缓速度慢慢下落。

提前驾乘其他小快艇过来的船务工程师,已经在同属于长航船厂的船台边,指挥工作人员挥动旗帜。

不能跟沪海已经有两三百米船坞比,金陵甚至皖庆也有两百米造船能力,江州只有不到一百米。

但这依旧是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造船规模。

当初让卫东威胁17k老大,老子可是来自于敢把高射炮搬上船的狠辣地方。

就是这个目前有造炮艇能力的半军工船厂企业。

之前十多条二手游艇都是拖到这里来维护维修,还专门配了两条起重船给对方。

所以现在配合极好的预先搭建了高架船台。

精心指挥外籍技师把飞艇分毫不差的停进去,就能慢慢用钢缆把船台和飞艇拉上岸,中间的水翼还不会受到损伤。

一群内地工程师、长江航道技师船长,都在叹为观止的学习欣赏人家的微操技术。

让卫东就起身调侃:「我听说这里的椒麻鸡、汤锅鸡、尖椒鸡比较有名,待会儿你们要好好跟高手喝两杯请教技术。」

大家轰然叫好。

可他刚抱著儿女走过跳板上岸,这边迎接的除了厂领导,就介绍是专程赶来的区长,周边几个厂厂长……

你们这山上是有消息树吗,通讯技术哪来这么发达,资本家完全跑不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