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 天生邪恶的敌对友商!!(1 / 1)

第196章 天生邪恶的敌对友商!!

市场部这边对于新车型的定位投入了额外关注。

就譬如星辰i限定版这个车型。

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超越同级微型车的利润,还有助于重新定义星辰品牌内核价值。

下面有好几个团队,在网络有针对性的扩散和营销。

都是以一种矩阵号潜移默化的方式。

宣传理念从“性价比奇高”能省钱的新能源车,慢慢变成“安全有调性”带点科技感的新能源车。

这是重新定义品牌内核价值的第一步。

让消费者潜移默化地在心底打上标签。

譬如一提到奥迪很多人就想起行政属性,提到宝马有人就会觉得很运动。

但其实呢。

那都是过去式了。

现在奥迪比宝马还运动,宝马近几代的调教风格全部偏舒适,有个锤子的“纯粹驾驶乐趣”。

但没关系啊,大众市场这么认为就行了。

普通消费者懂个锤子车。

把小车市场做好做精,只要创造出独特的品牌价值。

那么接下来就算不降价,也能维持巨大的市场份额,持续保持单车的高毛利!

星辰汽车内部的运营策略就是在此。

随着研发费用被摊平,市场销量节节攀升,大家的生产成本也开始逐渐下降,可以说同级的纯电i都在降价卷,而星辰却没降价,其实就相当于变相涨价。

就这样还能维持销量的持续缓慢增长,其实光利润率已经赢麻了。

“总监,根据上个月的用户数据调研画象汇总、还有市场营销报告,我们的品牌塑造成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,其中份额最大的车主群体平均年龄,从之前的23-38岁,扩散到19-45岁,我们的复盖率正在不断提升”

内部会议。

数字化看板上,一张雷达图显示了目前星辰车主的用户属性。

分别枚举了年龄、收入、偏好,以及这些群体映射的销量趋势。

这些数据都是动态的,特别是不同年龄段的用户,根据预约量和锁单的时间不同,涉及到一个内核数据,那就是“用户转化率”的问题。

“并且我们的用户转化率,比上个月还提高了两个百分点,得益于销售策略的调整,把外观更吸睛的星辰i至臻版调整到了门店试驾最显眼的位置,以及gg宣传牌上的配图,起到了较好的人流吸引量”

负责“品牌视觉传达、门店宣传活动”的策划经理卢宏宇汇报道。

“好,继续保持。”

俞年点头。

品牌的平面视觉输出,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冲击。

能取得这样显著的动态成果,也是混合直营模式开始发力了。

简单讲——

其他大部分传统4s店,销售策略和品牌宣传都是各自为战,那些管理松散的渠道店,用户进了门有没有人接待都不好说。

而星辰这边只要内部一声令下,随时可以让所有门店换一套运营话术,让门店宣传的与总部指定的宣传策略进行同步。

“近三个月国内,一共发生了十几起公开的新能源车自燃、碰撞起火事故,其中大概有三例登上了范围热搜和视频传播。”

坐在一旁的孔家铭则开口道,他是负责垂直媒体管理和数字传播的团队经理。

是的。

该来的还是来了。

新能源车自燃事件。

这种案例每年都有好几起。

隐藏在水面下没报道的,那就更多了。

要知道国内比较早的新能源车,从10-12年就开始逐渐复盖了。

现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,每年都能新增百万的新能源车销量,且还在往上增长。

早期的新能源车电池技术,只能说懂的都懂。

无论是电芯的质量,热管理、碰撞风险、bs保护和算法也不成熟,都很难说靠谱。

尽管是达到国标安全标准上路的。

可那也只是刚刚达标,随着时间推移电芯老化,内阻不断变大。

电池过充和低温充电这个过程,负极会析出锂枝晶,类似金属锂的针状结晶,一旦刺穿隔膜就会引发短路,释放大量热量。

届时自燃事件就发生了。

发生这种事,对所有新能源品牌都是一种打击。

毕竟要把新能源车这个市场做大,安全是首要的!

如果频繁有自燃事件发生,那你配置再高、加速再猛,开着不要钱恐怕也没消费者买单。

不过。

此刻大家的表情却很轻松,甚至有点喜闻乐见。

逻辑很简单——

其他品牌自燃,关我星辰汽车啥事?

三元锂电池自燃,又关我磷酸铁锂什么事儿?!

“性质和影响比较恶劣的,官方也压热搜了,还有相关品牌暗中限流降权,不过有两起自燃事故,视频和几个平台大家的议论还比较高,显然对自燃的内在原因很好奇。

我们团队借此用矩阵号进行了科普,还有评论和一些小博主的科普推广,现在三元锂的地位没那么权威了。”

孔家铭接着说。

之前的三元锂电池,几乎是和“高端”两个字绑定的。

原因是啥也很好理解啊。

尽管星辰已经把磷酸铁锂电池做到第一了,也并没有马上具备“高端电芯”这个品牌形象。

因为他们的磷酸铁锂电池,距离普通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,还是足足差了一截。

何况三元锂电池本身就具备很多重金属,成本“贵重”,但重量又比磷酸铁锂轻很多。

属性上天生适合用于高端纯电和插混车。

——

自从极星电池宣传和露面上市后。

一直有些若有若无的风评,以及莫明其妙跳出来的小up主,他们也不攻击星辰,也没提极星电池。

而是一本正经“热心”地给消费者、网友做科普。

说三元锂电芯有多么多么好,能量密度有多么多么高。

能制造三元锂电池的工厂和品牌,技术有多么硬。

然后从原理上评价磷酸铁锂电池天生的缺陷,均衡性差。

最后做出一个大总结,买电车就买三元锂!

这种类似的“专业文章”、“擦边视频”,起初俞年还没察觉。

后来发现了,慢慢品出了其中的猫腻。

背后显然有头部电池厂和相关的造车厂商在暗中推波助澜。

大家本就是两个阵营。

你用磷酸铁锂,我用三元锂,根本尿不到一个池子里。

你极星电池这么出风头,搞得跟纯电正统似的,还想冲击高端电芯的地位,从技术上又打压不了,那只好开地图炮了。

必须得好好控制一下!!

背后的这些厂商,显然也不想把事情闹大,一切都是在水面下暗搓搓地进行着。

“技术科普”也好,“意识形态”也罢。

都是资本引导舆论的工具。

“天生邪恶的敌对友商!!!”

俞年内心这个义愤填膺!

但接着笑出声来:“现在他们尝到苦果了。”

“是,他们把三元锂的特点宣传得太过了,现在出了两起自燃事故都是三元锂,弄巧成拙了。”

孔家铭点头。

星辰市场团队回应的方式很简单。

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”罢了。

你能做技术科普,我也能做科普啊!

事情不摆在台面上,操作手段更灵活了。

于是在几起自燃事件发生后,“不约而同”跳出了一批技术博主,车评博主等。

他们开始对着公众讲解,三元锂爆燃起来的危害,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性质不那么活泼,不光可以针刺撞击,而且自燃概率极低。

从头到尾,一个“极星电池”的名词也没提,也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是哪家厂商的三元锂电芯。

但底下的吃瓜群众、消费者可就不这么想了。

诚然,顶级的三元锂电芯,安全性和防护性确实是能弥补不少。

但你现在自燃了。

那就是纯白给,说明封装出了问题,或者检测、安全控制不过关。

那些之前大力鼓吹宣传三元锂的博主被骂惨了。

有些直接删视频了。

而在热议电池的下方,也出现了一批“热心路人”。

在每条视频的下方,孜孜不倦地给当代网友上课,让他们搞清楚现在新能源车上面的电池学名,以及技术上、材料上的区别。

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,有时候比厂家的公开宣传还有效。

人们是天生相信“客观中立”的。

有些博主跳出来搞科普、讲技术路线,热心讲解,好象不涉及利益相关,实际背地里都被塞满了。

“以后有类似的视频,继续加大科普力度!”

俞年细想了一番,“既然是他们想把技术路线的细节摆在明面上,咱们没理由不利用,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,让他们自己急去。”

信息战的内核不在于传播,而在于引导。

友商错就错在想打造一个全方位的高端形象,把一个技术路线的产物,打造得接近完美无缺。

可技术这种东西,怎么可能做到完美无缺?

星辰汽车目前都不敢这么宣传。

任何事情,有过犹不及的道理。

许总也是明确指示过,平时搞搞友商、随便对标一下也就罢了,无上限的自吹自擂那等于吹气球,膨胀起来声势浩大,很壮观。

哪天被刺破了。

更壮观了!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