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你这充电宝,真当广告法不存在了?(1 / 1)

第211章 你这充电宝,真当gg法不存在了?(5k)

“呃,你的意思,是让我们江淮来给你们星辰代工生产车子??”

“不是代工,是新能源车技术全栈解决方案,独属于我们星辰体系的xi模式”

“那不还是代工?!”

安瑾辉微微瞪眼。

思绪呆滞了一秒。

刚才还在计较与欧洲车企合作的得失。

结果话风一转,怎么又掉进了新坑?

“代工模式充其量说借鸡生蛋,即使车子是从江淮的工厂中出来,也不能算江淮的品牌,哪怕是合资生产,共同成立全新的品牌其实也以对方为主导居多。”

许易笑吟吟的说,“xi模式,则是把车企打造成那只金鸡,让品牌方自己把控产品定义、质量管控、供应链及销售售后,星辰作为技术供应商,提供三电供应、智能驾驶、座舱这些解决方案,做成了品牌也是江淮的。”

安瑾辉沉默着,缓缓的听着。

——嘶。

这么细想下来,的确是有本质区别。

把他们江淮打造成金鸡?

这可比借鸡下蛋听起来更有建设性。

谁没一个做大做强的梦想呢?

“许总,你刚刚提到了智能驾驶?星辰汽车在这方面也有积累?”安瑾辉疑惑。

他知道星辰的三电技术很厉害。

极星电池在国内磷酸铁锂的地位毋庸置疑,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,有一半采用三元锂路线,也有一半采用磷酸铁锂,大家都有不同的供应商方案和考虑。

但毫无疑问,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,而三元锂电池那部分成本,自然也会算到车价和消费者头上分摊。

可以说自从星辰s7出来后,行业内三电技术第一的位置,突然变得有争议了。

但这台车江淮也研究过。

车机很智能,很流畅,却没有搭载什么高阶智能驾驶功能。

想想也正常。

新能源车的整车成本很高,国产油车都舍不得上的自动泊车与a方案,硬砸上新能源车那成本就更高了。

“我们成立了自动驾驶研发中心,自研l2级辅助驾驶算法,以及在新的智驾平台上开发l2+级的功能。”

许易微微一笑:“再加之现在国产l2硬件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,以后的新能源车除了省油外,智能化和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将会是内核卖点之一。”

如果在15年之前,他说这话是有点超前了。

可在今年,国产供应链的多目摄象头、毫米波雷达这些也相继有了突破,像舜宇光学、华域汽车这些专做摄象头与毫米波雷达的厂商,星辰也与之对接过,并预定了一部分产能,准备用于明年的星辰s7上。

等到明年国产方案下来,成本起码能比国外低20,后续量产成本进一步分摊下来,成本降低至40-50都很正常。

安瑾辉心头震惊。

之前看新闻说星辰汽车挖了百度不少人,现在就已经到了打通自研算法这一步?

这么算下来。

对方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突破,还要远超他们预期。

相比之下,大众那边在新能源领域恐怕还不如星辰。

不。

应该是说远不如星辰。

毕竟他们合资的第一款车的方案,已经出来了。

预计在明年就能生产上市。

什么?

你问为什么这么快?

那当然是因为这款车纯粹是套壳车。

大众这次与江淮联手,其实也是始于双积分政策的落地。

国内年底就要正式实施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核算。

而大众在国内只有燃油车,也没新能源车。

凭借其这么庞大的销量和排放量,到时候搞不好还得花巨资去买积分填补燃油车带来的负积分。

当下从头搞纯电车设计研发肯定是来不及了。

于是就急了。

找江淮这边说白了还是换壳,先凑一台纯电拼好车,改个外观随便卖一卖。

把碳积分这个缺口补了。

后续第二款车有多大投入,能不能搞成,也得看情况和发展。

双方在新赛道都有投石问路的意思。

偏偏还舍不得多投几块。

江淮这边也不止押了大众,去年同样和蔚来李彬几次接触,双方协商之下共同签署了代工合作协议,把造车资质租借给了蔚来。

现在与星辰汽车接触下来,心里难免产生古怪的感觉。

左手大众,右手蔚来。

难道现在还要插入一个星辰汽车?

这岂不是三姓

咳。

很诡异的感觉啊。

怎么他们江淮在代工这条路上,越走越黑了?

“l2级的辅助驾驶都是高档车才配备的,国产能打下来的确是行业福音。”

安瑾辉只能点点头,较为保守的说道。

他对“自动驾驶”这个概念还带着模糊,江淮商转乘路线走得比其他传统车企迟钝了些,对于乘用车市场的理解也谈不上多敏锐。

“许总,安总你们在聊什么呢?”

张展云远远就瞧见了两人,待他们聊了好一会儿,这才故作随意地走过来,带着笑意询问。

“领导,我们在聊未来新能源车转型,和国产l2+级的高阶辅助驾驶发展的问题。”

许易答道。

“哦?的高阶辅助驾驶?指的是高速自动巡航和跟车那些吗?”

张展云来了兴趣。

他对汽车也是有了解的,只是没那么深入,也算知道普通a和巡航的那些个智能化功能。

许易:“包括了a和l主动巡航、以后还会发展成自动变道,以前这些功能都要依赖进口的软硬件方案,现在咱们国产也慢慢能做了,汽车就象手机,越来越智能化,将来能大大解放人们的开车疲劳。”

张展云:“把驾驶的主动权交给机器,许总你认为未来真的安全可靠吗?”

“高阶的辅助驾驶,也包括了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功能的集合,譬如遭遇危险自动刹车避让等等。

紧急制动,盲区检测这些功能,每年都能在全世界挽救几十万人的驾驶事故。

我觉得技术会扩大安全范围的边界,提高安全的上限。

只要在宣传上不盲目夸大,引起消费者的误判和盲从,就不会造成额外的风险。”

许易简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。

如果一定要说安全,那走路肯定是最安全的。

为了追求效率,才有了技术发展。

技术的诞生与应用,往往是很纯粹的。

但为了追求利益,在这过程就发生了异化。

就譬如加特林的诞生,谁能想到这玩意当初是为了制止战争的初衷而生产出来的?

张展云听了不禁点点头,但紧跟着又叹了一口气。

“宣传的边界难以界定啊”

国内对于gg法的定义一直是个难题。

许易微笑接了一番粗暴却带有哲理的话:“虚假宣传在造车行业也不全是坏事,这事儿就象贷款,总有要还的那天,消费者早点能认清,我们也少一些竞争对手。”

造车行业的淘汰制可是非常残酷的,将来能够在国内生存下的品牌不多。

其他行业搞虚假宣传、低质量生产,大不了破产换个皮。

但国内造车行业,再卷个一段时间,敢暴雷轻则元气大伤,重则直接退场了。

后续纵然有造车资质也够不上门坎,卖不出车了。

“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。”张展云对此感叹一句,又问:“许总,你们的新车应该也快了吧?”

许易哂笑:“恩,这次我们没带测试车过来,有空的话欢迎领导莅临工厂视察,安总如果有空的话,也可以抽时间来坐坐,到时候一定给你们一个惊喜。”

“好,那一言为定了,我也很想看看你们打磨这么久的高端suv。”

张展云是知道星辰下款车的规划,也很关心这台车的成就。

如果真能卖上量,那庐州的一切投入都值了!

“许总,我们一定登门拜访。”

安瑾辉也应答下来,当听到“高端suv”这几个字,心里又是一动。

星辰汽车真要冲高端了?!!

三人聊了没一会。

许易感到有点口干,干脆去倒了杯水喝,但在折返的路途中,却被场内记者逮到机会“临时拦截”了。

“许总,星辰汽车下半年会有新车吗?”

借助这个短促的采访窗口,记者上来就问了最关键的问题。

星辰汽车的销量已经报告过好几次了,大众都已经对此不感到惊奇,而是好奇星辰汽车的下一步动向。

如今星辰汽车落户庐州,肯定是有一番“大动作”。

面对采访,许易简单回复:“会有新车。”

“那方便透露是什么价格?什么定位?是什么车型吗?”

记者眼神一亮。

“定位会比前两款车略高,其他的细节就不便透露了,毕竟产品还在研发完善的周期,等正式发布会露面会让大家知道的。”

许易含笑道。

“许总,再多透露一点呗。”

“许总,宁德时代发布811电池您有什么看法?网上载闻磷酸铁锂电池密度逼近物理极限是真的吗?”

又有两名记者围了上来。

另一边。

“安总,星辰汽车的步子相比其他新势力迈得太大了,甚至有些狂放了。”

副总裁潘瑞林忍不住凑过来。

刚刚他一直在听。

这星辰汽车下一款车的定位高不说,还要拉其他入伙。

比合资的代工模式、蔚来的换电模式还离谱。

这不是既当裁判又当选手吗?

要人家采购电池不说,还采购电控、智驾和智能化软件,这虽然说不上借鸡生蛋,但在他看来也属于灵魂夺舍了

按这种夸张的模式。

就算做起来了,到时候人家也只认得星辰啊。

江淮又算哪根毛??

细想下来简直离谱啊!!

“星辰汽车有狂放的资本,你要是有他的新能源销量,你比他还狂放。”

安瑾辉看了他一眼。

如果是以前的时代,星辰汽车这个销量虽说很好,却也不到令人仰望的地步。

可现在是新能源转型的时代,又有碳积分和国服环境的特殊加持。

星辰汽车纯电销量已站在了新能源头部的位置,能带动行业的风向。

“那咱们要考虑这种合作方式吗?这种既当裁判又当选手,我怕风险极大,要是星辰不是造车的,那还有点保障。”潘瑞林说出内心的想法与忧虑。

就跟大家采购电池不会选比亚迪一样,真下场造车就是竞争对手了,命脉掐在同行手里还怎么玩?

“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”

安瑾辉语气变得坦然:“但细想下来又觉得无所谓了,代工又怎么样,不代工又怎么样。

现状已经这样的,就算命脉不掐在别人手里,你有招吗?”

——啊这。

潘瑞林一下呆住了。

也是。

江淮现在左手合资,右手代工。

说白了本来就没招了!

销量都快搞没了,还在乎什么命脉啊!

质量暴雷,研发不力别看高层已经离职调动一轮了,内部依然有很大问题,大家只在乎自己的利益,想要上下齐心搞创新搞突破太难。

还是得靠外力。

潘瑞林面露期盼:“那您的意思我们押星辰汽车?”

安瑾辉直白道:“不急,看看星辰的下一款车怎么样,如果成了咱们就跟,不成另当别论。”

把几万块、十几万块的车卖得畅销,只能说在造车市场立足下来。

国内众多传统车企都有过这样的辉煌时刻。

但高端市场能做出成绩,还没真几个有这样的殊荣。

要拜山头也得找个好大哥。

这天。

云飞回到自己的宿舍。

他是个数码爱好者,平时课馀时间最喜欢玩玩计算机diy、折腾电子产品这一类。

出于兴趣,之前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id叫“极客湾”的频道,同时还在小破站科技区更新了几个视频。

没想到意外获得了很不错的播放量,涨粉速度很快。

头一次让他有了种新奇的体验,决定坚持把硬核评测类的视频做下去。

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,账号也搞得有声有色,工作室都成立了。

近期他们在挑选后台商业合作,琢磨着视频变现的问题。

毕竟早期的拍摄设备以及用于评测的计算机产品,显卡之类,那可都是为爱发电,时间长了开支也是很大的。

于是他也接受了一些商单的合作,让对方寄了些样品过来。

其中不乏有手机配件,电子产品一类的。

几个快递箱堆在了门口。

云飞花了一会时间才整理完。

“我去,这些商单也太吹比了,太低质量了。”

云飞拆了半天快递。

他还是低估了商单的下限。

拆开产品看了后,有两个小品牌的电子产品,还是令他眼前一黑。

尽管让对方寄过来之前已经有过沟通了,也有一些心理准备,看到实物他发现根本没有评测的价值。

“算了,虽然钱给的多,但这种商单还是退回去吧,盲目照稿宣读更新上去,恐怕是在侮辱我的账号,和观众的智商。”

云飞叹了口气。

对于剩下两个没拆包的快递盒逐渐失去兴趣了。

“不过…都拆到这了,还是拆完再决定吧。”

云飞想了想,决定继续动手,当拆到下一个的快递盒。

拆开后。

眼前出现一个充电宝的全新包装盒。

包装盒整体塑封,封面和logo都做得很精致。

云飞看了眼,这个商单同样是一个他以前没接触的品牌发来的,叫做星辰汽车。

很诡异。

这年头怎么汽车厂商都来造充电宝??

【卡片式磁吸超薄无线充电宝,国产3c标准,针刺挤压不起火、800次循环寿命、充电不发热】

卖点很清淅地写在包装盒的下方。

吹比!

极其严重的吹比!

只看了一眼,云飞就有了判断。

这种超薄充电宝一看内部就是软包电芯,怎么可能支持针刺挤压都不起火?

业界就没有这种充电宝。

充电不发热。

这就更扯了。

为了拍摄,他手上在用的充电宝就不止五六个,各大品牌的都有。

你让这些商家跪下来,他们都不敢说充起电来不发热。

还有这个3c标准他也认为也是假的。

从14年央视曝光充电宝自燃事件后,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多部门激活相关标准制定工作。

到了今年17年充电宝的3c标准备案才正式落实,也只有市场上主流的那几家在认证生效前完成备案,这个极星充电宝他完全没印象,多半不在此列,这年头规避法规浑水摸鱼的商家太多,特别是国标刚开始施行,说是通过了3c认证,在壳子上打了标,实际却完全没有备案。

还有电芯寿命,标的多少?

八百次??

你怎么宣传得出来?

简直大胆!!

现在行业最好的手机软包电芯,循环次数最高才四五百次。

你丫上来直接把行业天花板都捅破了是吧。

真当gg法不存在了!!

“充电宝行业的造假行为还是太严重了,这已经不单单是侮辱观众智商那么简单了,是在霸凌我的小脑啊。”

云飞心里感叹。

这个行业不光容量造假,安全造假,有的就连电芯都不是全新的批量,用次品电芯做充电宝也是小厂能干得出来的事情。

他准备把盒子包好原路退回去,但由于心里太过无语,鬼使神差地又拿出手机翻了翻,找到了之前在后台与品牌方对接的聊天信息。

等等。

售价299??

虚假宣传成这样还敢把价格标这么高。

云飞突然有了将其拆开做一期视频的欲望。

不出意外。

这期要有乐子了。

下章12点前发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