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沸腾的“铁水”(1 / 1)

当苏晚晴带着张承业的“军令状”和“定心丸”,从北京返回滨海时,迎接她的,是一个已经彻底进入“战时状态”的蓝图公司。

盐田滩涂上的那个大工地,已经变成了一个24小时灯火通明,人声鼎沸的不夜城。

三个班次的工人轮流上阵,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息。

每一个人,都像上了发条的齿轮,以惊人的效率,疯狂地运转着。

空气中,弥漫着一股混杂着汗水、机油和钢铁味道的炽热气息。

当苏晚晴将北京之行的结果,在临时的工棚里,向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宣布时,整个工棚,瞬间沸腾了!

“国家要给我们立项‘反倾销调查’?”

“卫生部要搞我们自己的审批标准?”

“还要成立‘国家标准工作组’,把我们的技术,变成国家标准?!”

一连串的好消息,像一颗颗幸福的炸弹,砸得王大锤、孟山、李国华这些埋头苦干的技术狂人们,晕头转向。

“娘的!我就知道!跟着林工干,没错!”王大锤一拳砸在桌子上,震得茶杯乱跳,“什么狗屁的德国巨头!敢跟我们国家掰手腕?弄不死他!”

“这……这已经不是我们一个公司的事情了……”李国华教授扶了扶眼镜,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,“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!我们……我们正在参与一段历史!”

陈浩没有说话,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墙上那张巨大的“奇美拉二代”结构图,眼睛里,闪烁着一种近乎于“朝圣”般的光芒。

他感觉自己正在做的,不再仅仅是一份工作,一项技术。

而是一件,足以慰藉父亲在天之灵的,伟大的事业。

林旬看着士气被彻底点燃的团队,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。

他知道,从张承业打出那几个电话开始,这场战争的性质,就已经彻底改变了。

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。

他们的背后,站立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,那渴望拥有自己核心技术、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强大意志。

而他们,就是这股意志,所选择的,最锋利的那把尖刀!

“都别愣着了!”林旬拍了拍手,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,“国家的支持,不是让我们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!恰恰相反,它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更紧迫的时间!”

“反倾销调查,能为我们争取时间,但打不垮对手,我们自己的标准,能建立话语权,但前提是,我们能拿出符合,甚至超越这个标准的产品!”

“最终,能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,不是北京的电话,也不是华盛顿的文件,而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,我们亲手造出来的东西!”

他的目光,扫过每一个人,声音铿锵有力。

“我宣布,‘奇美拉二代’项目,进入最后冲刺阶段!”

“所有子系统,必须在半个月内,完成单体调试!”

“一个月内,完成全系统联动,并产出第一批合格的工业级‘龙筋’!”

“这个目标,有没有信心完成?”

“有!”

回答他的,是山呼海啸般的怒吼。

那股冲天的干劲,几乎要将工棚的屋顶都给掀翻。

就在这股沸腾的热情中,一个不和谐的声音,突然从门口传来。

“林……林总……!”

一个负责后勤的年轻小伙子,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,脸上写满了惊慌。

“什么事?慢慢说!”林旬眉头一皱。

“是……是瑞士那边!”小伙子喘着粗气,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,“安德烈先生……就是那个订购我们恒弹性游丝的瑞士钟表商,他……他刚刚发来传真,说要……要单方面,中止和我们的合作!”

“什么?!”

这个消息,像一盆冰水,瞬间浇在了众人火热的心头。

苏晚晴第一个反应过来,她一把抢过那份传真,快速地浏览了一遍。

传真上的措辞,非常客气,但意思却很明确。

因为“不可抗力”的商业环境变化,他们不得不“遗憾地”中止之前签订的采购协议,并且,会按照合同,支付一笔“微不足道”的违约金。

“混蛋!”苏晚晴气得浑身发抖,“这一定是巴斯夫在背后搞的鬼!他们一定是向瑞士的钟表行业协会施压了!”

恒弹性游丝的订单,虽然金额不大,但那是蓝图公司在高精尖领域,拿下的第一个国际订单,象征意义巨大。

更重要的是,林旬原本的计划里,这笔来自瑞士的预付款,是用来填补“新长城”项目前期研发资金缺口的重要一环。

现在,这条资金链,也被人斩断了。

对手的攻击,一环扣一环,阴险而又致命。

刚刚才燃起的士气,似乎又面临着被扑灭的危险。

然而,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林旬在听完这个消息后,脸上非但没有任何沮丧,反而露出了一丝奇怪的、像是松了一口气的表情。

他拿过那份传真,看了一眼,然后随手递给了身旁的陈浩。

“看看吧,这就是你接下来要面对的战场。”

陈浩一愣,不解地接过传真。

“林工,这……这是什么意思?”

林旬没有回答他,而是走到了实验室的角落,那里,放着一个用防尘布盖着的神秘设备。

他“哗”地一下,扯开了防尘布。

露出来的,是一台结构极其精密、造型奇特的机器。

它正是之前,孙志和王大锤等人,呕心沥血修复和创造出来的那台,拥有恒弹性游丝的“大气钟”——天机!

“瑞士人不要我们的游丝,不是坏事。”

林旬的手,轻轻地抚摸着“天机”那冰冷的紫檀木外壳,眼中闪烁着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光芒。

“因为,我们最好的东西,本来,就不应该卖给他们。”

他转过头,目光灼灼地看着一脸困惑的陈浩。

“陈浩,还记得你父亲笔记里,关于‘能量共振’和‘空间结构’的那些猜想吗?”

陈浩的心,猛地一跳。

“记得。”

“那台‘声波应力消除仪’,只是那些猜想,最粗浅的应用。”林旬的声音,带着一种神秘的诱惑力,“而这台‘天机’,以及它里面的那根恒弹性游丝,将是你打开那扇终极之门的,第二把钥匙。”

“现在,你的新任务来了。”

“我要你,彻底拆解这台‘天机’,研究透它每一个齿轮的运转,每一个杠杆的传动,尤其是,那根游丝在不同温压下,频率的细微变化。”

“然后,”林旬的眼中,闪过一丝疯狂,“我要你,以它为蓝本,利用我们现有的所有技术,给我设计一台……不,是设计一个系统。”

“一个,能以‘百万分之一秒’为单位,进行计时的,超高精度计时系统!”

“这……”陈浩彻底呆住了,“林工,我们……我们要做这个干什么?这和我们的生产线,有什么关系?”

“生产线?”林旬笑了,“谁告诉你,我们的征途,仅仅是生产线了?”

他的目光,望向了深邃的夜空,仿佛穿透了时空的阻隔,看到了一个更加宏大、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。

“我要的,是为我们未来的‘新长城’,装上最精准的‘眼睛’。”

“我还要的,是为我们国家的卫星,装上最可靠的‘心脏’。”

“瑞士人,不过是群优秀的钟表匠。”

“而我们,要做的是——时间的定义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