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故友的余温(1 / 1)

“apex sensg”。

当这几个英文字母从苏晚晴口中吐出,清晰地传入耳中时,林旬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。

时间、空间、周围嘈杂的机器声、刺鼻的焦糊味一切都在瞬间向后飞速倒退、模糊。

他的眼前,不再是红旗厂破旧的窗户和窗外滨海市沉寂的夜,而是另一番景象。

那是十几、二十年后,一个洒满加州阳光的午后。

一间充斥着咖啡香气和代码味道的办公室里,一个穿着花衬衫、踩着人字拖,头发乱得像鸟窝,却戴着一副价值不菲的金丝眼镜的男人,正眉飞色舞地向他展示着一块小小的、闪烁着幽蓝光泽的芯片。

“老林,看见没?‘顶点’最新一代的s压力传感器!精度,零点零零一帕!动态响应,纳秒级!全世界,独此一家!”

男人得意洋洋地晃着手中的芯片,笑得像个偷到鸡的狐狸。

“有了它,你的那个什么‘星辰大海’计划里,最关键的燃料输送脉冲问题,不就解决了?”

林旬记得,自己当时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,说了一句:“响应速度还是慢了两个数量级,勉强能用。”

那个男人,那个被他叫做“猴子”的家伙,当场就跳了起来,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他“不识货”、“站着说话不腰腰疼”。

他们大吵了一架,吵累了,又一起瘫在沙发上,喝着最便宜的啤酒,聊着那些遥不可及的、关于星辰大海的梦想。

那个人,是他前世为数不多的、可以真正称之为“挚友”的人之一。

一个在电子和软件领域,天赋高到令人嫉妒的家伙。

一个和他,以及另一个沉默寡言的材料学“疯子”,并称为“学院三剑客”的伙伴。

那个材料学“疯子”,叫方渐离,他们都叫他“老方”。

那个电子天才,叫侯宇,他们都叫他“猴子”。

而他,林旬,是那个负责将他们所有疯狂想法整合起来,搭建成宏伟系统的“总设计师”。

他们曾挤在一间由车库改造的简陋实验室里,发誓要用自己的技术,去触碰人类工业文明的天花板。

后来

后来,一场意外的爆炸,带走了老方。

再后来,心灰意冷的猴子远走异国,创办了“apex sensg”,成了硅谷的传奇。

而他,林旬,独自一人,背负着三个人的梦想,在国内那片复杂的土壤里,艰难前行,最终站上了顶峰,却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孤独。

他以为,那些人,那些事,都已经是被埋葬在另一个时空的尘埃。

却没想到,在1990年的这个夜晚,以这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,一个熟悉的名字,像一把钥匙,猛地打开了他记忆最深处的那个盒子。

“林旬?林旬!你怎么了?”

苏晚晴的声音将他从深不见底的回忆中拉了回来。

他回过神,发现苏晚晴正一脸担忧地看着他。他的脸色一定很难看,苍白,甚至带着一丝痛苦。

“你的手”苏晚晴的目光落到他的手上。

林旬低头,才发现自己的指甲已经深深掐进了掌心,留下几个深红的印记,甚至有血丝渗出。

“我没事”他松开手,声音有些沙哑,仿佛刚刚跑完一场马拉松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强行将翻涌的情绪压回心底。现在不是伤感怀旧的时候。

他走到苏晚晴身边,目光落在那本摊开的、印刷精美的英文产品目录上。

“apex sensg”的logo,一个由三个三角形组成的、抽象的“山峰”图案,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。

只是,这个时候的“apex”,还远不是后世那个在传感器领域呼风唤雨的巨头。

从产品目录上看,它更像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,产品线单一,技术也远没有后世那么尖端。

猴子他也才刚刚开始他的征途吗?

一种奇妙的、跨越时空的连接感,在林旬心中升起。

“这个传感器,性能怎么样?”林旬迅速收敛心神,恢复了工程师的冷静。

“非常好!”苏晚晴立刻被拉回工作状态,指着上面的参数说,“压力范围、耐温性都符合你的要求,精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高一个数量级!就是价格非常贵,而且订货周期很长。”

林旬看着那些参数,点了点头,是的,这很“猴子”,即便是创业初期,这家伙对技术的偏执也丝毫不会打折扣。

“我们不用它。”林旬的回答,出乎苏晚晴的意料。

“不用?”苏晚晴愣住了,“为什么?这不是最合适的吗?”

“太慢,也太贵。”林旬摇了摇头,眼中闪烁着一种复杂的光芒,“而且,别人能做出来的东西,我们为什么要跟在后面买?”

他转身,重新走回那块画着草图的白板前。

“我们要做,就做他现在还做不出来的东西。”

这不仅仅是一句赌气的话,更是他对那位远在重洋之外的故友,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“挑战”。

,!

他拿起笔,在原来的草图旁边,画下了另一个全新的、结构更加精简,也更加匪夷所思的设计。

如果说,之前的设计是“拆解”,那么现在这个,就是“重构”。

他舍弃了复杂的光路斩波系统,取而代之的,是一个利用“涡流效应”的电磁感应方案。

“当高分子熔体流经一个特殊构造的交变磁场时,其内部微观的流动状态变化,会引起磁场涡流的细微改变。我们不去测量光,我们去捕捉这个磁场的变化。”

他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入了刚刚因为“apex”传感器的出现而燃起希望,又被林旬一句“不用”浇灭的陈浩耳中。

陈浩快步走了过来,死死地盯着白板上的新设计。

他的大脑飞速运转,试图理解这个方案。

利用涡流效应检测非导电的高分子流体?这这简直违反了他所学过的所有电磁学理论!

除非

除非流体本身,或者说,流体内部的某些特定高分子链,在某种条件下,能够被“极化”,从而对磁场产生响应!

但这怎么可能?

陈浩的眼中,先是极致的困惑,随即是疯狂的推演,最后,化为了全然的震惊和不可思议。

他抬起头,看着林旬的背影,那背影在他眼中,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。

这个男人,他的知识边界,到底在哪里?

“林哥”陈浩的声音干涩无比,“这个方案理论上,行不通。”

林旬没有回头,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。

“理论,是用来被改写的。”

他丢下笔,转身对所有人宣布。

“计划更改,所有构件,按新图纸加工,陈浩,算法重写。”

“今晚,我们要让这台机器,长出它的‘神经’。”

喜欢。